▌东起宝华路、大同路,
与华林街、岭南街接壤。
南临珠江、六二三路,
与沙面街隔涌相望,与花地街隔江相望。
西接恩宁路、蓬莱路,
与昌华街交界。
北至宝源路,与逢源街相邻。
这里位于荔湾区
最具西关风情的中心城区,
这里是多宝街。
如果你了解粤剧历史,自然听过八和会馆。
前身为佛山“琼花会馆”的八和会馆,1889年落址于黄沙。作为海内外粤剧总会,顶盛时期,八和会馆内有6000多会员登记在册。在当时,更有近190位名伶在周边择居,由此,粤剧业内自称为“八和子弟”,也成就了恩宁路“粤剧之街”的美誉。

作为八和会馆的八个分堂之一,銮舆堂也坐落在多宝街道,而这里也是八和会馆的武打子堂。“銮舆堂”原来的名字叫“德和堂”,由于每次“华光诞”都是武打师傅抬着华光师傅的銮舆出巡,慢慢就被称为“銮舆堂”了。
偷偷告诉你们,这里还是七小福、洪金宝、成龙拜师学艺之地呢。
銮舆堂举办“华光祖师诞巡游”(摄影:陈文杰)
除了有这样承载并传承着粤剧文化的古老建筑,我们还能“搭乘”名为粤剧艺术博物馆的“时光机”,以展览、教育、研究、演出等不同的方式“回到过去”,了解粤剧文化。在这里,你可以跟着父母或是爷爷奶奶一起听一场粤剧“演唱会”,看看他们年轻时的“偶像明星”。
广州看西关,西关看恩宁。
位于多宝街道辖内的恩宁路,被称为“最美骑楼街”“最长骑楼街”“打铜一条街”。
短短的一条路,浓缩了西关建筑的精髓,更传承了珍贵的广府民间习俗,承载着浓郁的南粤风土人情。泰华楼、詹天佑故居、李小龙祖居等众多名人故居及文保单位都建于此。
如今,恩宁路除了传统招牌,还有了一个新招牌——它有着活力四射的潮流氛围,更有着沉稳的文化底蕴——这个招牌便是永庆坊。
在这里,你会听见“叮叮当当”的打铜声;
你会在不经意间“遇见”名人祖居;
你会在古老的骑楼中“遇见”藏书超万册的“最美书店“;
你会在街头巷尾,“遇见”舞狮、广彩、广绣、牙雕、木雕和玉雕文化;
你还会“遇见”风格各异的咖啡馆以及充满创意的新式甜品店;以及特色餐厅、酒吧、杂货店、传统民宿、旧书店……
现在的恩宁路,早已不是单纯的“传统西关文化”代表,它更像是一种“态度”,告诉世人:传统文化是生生不息的
在这里,你也许会在路上偶遇“艺术家”。毕竟有着中国最早最大的玩具、文具精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广州市谊园文具玩具精品批发中心,就在多宝街道。
你猜,建成至今,它陪伴了多少艺术生和孩子们的成长,又见证了多少艺术家的诞生?
谊园文具玩具精品批发中心,摄于2000年。(图源:多宝街)
不仅有艺术,多宝更有生活。说,你有没有在黄沙水产交易市场买过海鲜?
但当我们抛开历史,回归生活,在这里,我们能“遇见”的,是来自“老广”的“广式温暖”。
你会在菜市场,听到档口老板跟买菜的大姐说:
“48蚊半,你俾48啦,四平八稳好意头。”
你会在糖水铺,听到店员跟店里的常客说:
“陈姨,听讲你仔娶老婆喔!送个莲子百合糖水过你,祝佢地百年好合,早生贵子啊!”
当你穿过一条窄巷,你会听见街坊闲聊间说:
“宝宝生日喔,红纸一封,快高长大啊!”
……
生活在不断前进,
这里的更新改造也在不断推进。
也许,未来的某一天,
你会跟自己的孩子
谈起自己“儿时”或是“年轻时”的故事。
当你在讲述这些故事时,
你也许会说:
“孩子,你知道吗?
以前的多宝街跟现在可不一样哦……”
